北極震盪

    01.jpg  

北極震盪

所謂「北極震盪」(Arctic Oscillation)是一種自然現象。當北極上空有一個低氣壓,氣流成順時針轉動,一旦環流變強,會讓北半球溫度變暖,現在剛好是環流變弱,冷空氣向外擴散,所以北半球特別冷,專家說,從去年12月10日起,北極的環流強度,是60年來最弱的一次。

受到北極震盪影響,北極圈的冷氣團向外擴散,歐洲一片白茫茫,就連亞洲也傳出有民眾在低溫中喪命;相較於北半球的冰封世界,南半球的阿根廷以及巴西則因為暴雨釀成水災,呈現一片水鄉澤國的景象。各地氣候異常,已經是人類要注意的警訊。

當低壓強時,將引發環流增強而鎖住冷空氣不致大幅影響北半球,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高,稱為「正相位」(暖相位)。當低壓弱時,其周圍的環流也減弱,冷空氣隨著流洩到北半球,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低,稱為「負相位」(冷相位)。

北極震盪大約每10年發生一次,但可預報度很低,只有一至兩星期的預報期,而影響之大可造成北半球大範圍低溫現象。



北極震盪- 簡介 

 

學家以北極震盪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。

當北極上空出現低氣壓,氣流會以順時針的方向運行,以保持冷暖氣流的交替運作。 假使周圍環流變強勁,則會讓北半球氣溫上升,一旦環流變弱,冷空氣將向外擴散出去,就會使北半球變冷;

北極震盪干擾了正常的氣溫相位。 一般來說,正常的北半球冬季是處於“正相位”(又稱“暖相位”),而這次10年一次的震盪現象卻使北半球的冬季轉為“負相位”(又稱“冷相位” ),讓氣候預報度無法像往常一樣高準可期。

北半球處於暴風雪、冷氣團雙雙包夾的氣候狀態, 北美洲、歐洲和亞洲地區遭遇了寒冬,而這種極端氣候不只出現在北半球,連溫暖的南半球也受害,頻頻出現低溫,也影響澳紐地區的洋流,間接干擾漁獲收成。

  

北極震盪- 震盪原因

02.jpg

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中心(National Snow and Ice Center)針對“北極震盪”現象的解釋:當北極上空出現低氣壓,氣流會以順時針的方向運行,以保持冷暖氣流的交替運作。假使周圍環流變強勁,則會讓北半球氣溫上升,一旦環流變弱,冷空氣將向外擴散出去,就會使北半球變冷;而現在剛好是環流變弱的時候。

科學家以北極震盪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。

北極上空的大氣壓力會出現兩種極端變化,直接影響北半球出現暖冬或寒冬。

在過去幾十年裡,北極震盪指數多為正值。 北極上空的氣壓比平均氣壓低,中緯度地區上空的氣壓則比平均氣壓高。 中緯度地區指的是從日本札幌、到意大利米蘭、到美東緬因州、到美西俄勒岡州等地。 在這種情況下,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(jet stream)從西方吹向東方,而不會吹到南方,大部分時候都維持在美國以北的加拿大。 這麼一來,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氣溫相對比較暖和。 如果北極震盪指數出現負值情況,北極上空出現高氣壓,噴射氣流的冷空氣都被擠壓到比以往更遠的南部地區,造成美國、歐洲和中國出現寒冬

值得一提的是,北極上空在這個冬季的高氣壓是1950年以來最顯著的。 至今沒有人知道為何北極氣壓會出現這種極端變化。

北極震盪- 氣候影響 

 03.jpg

根據氣候專家評估,2009年12月中起,北極的環流是近60來最弱的一次,因此也就造成大量的冷空氣向外圍迅速擴散,幅度超過北極圈,延伸到歐美大陸,就成為暴風雪的成因;轉向北亞大陸便引來大陸冷氣團,冷空氣南下後,就造成南方地區的氣溫下降之因。

寒流來襲、天氣濕冷,冷氣團增強,全球各地傳來因暴風雪、冰封、寒流而造成的氣候異常及災害;美國積雪深達140公分、英國燃油出現短缺、歐洲之星火車停擺、荷蘭街上凍死百人、南韓驟冷降至近7年來新低,甚至大陸北方大雪不斷,嚴重影響冬麥收成,也順勢會延誤春麥播種的時間。Hudong百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